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

「第一篇回憶」關於神明 - ヨルシカ-《エルマ》Yorushika-《Elma》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好的作品中都寄宿著神明,這是他的口頭禪。 絕對不在我們人類的體內,而只存在於人們所創作的作品之內。 雖然有許多作品中寄宿著神明,但絕不存在寄宿著神明的人類。 因此唯有前往手也觸及不到的地方、神明才會紆尊親臨。 直到現在我仍清晰地記得,他的手指以窗戶上的雨珠滑落的方式輕撫著日記本的姿態。 他永遠會如此活在我的回憶中吧。 即便如此、Amy,愈想要珍視你留下的作品,愈發明白沒有什麼事情能改變得了你。 我就像山椒魚在山洞中試著將青蛙困住那樣,即便是一點縫隙也不放過地將入口封死,即便是不斷流逝的過往記憶也不放過;而這並不是為了讓作品能被完成。 這只是為了囚禁你而已。 只有在作品之中才寄宿著神明什麼的、這種事情根本無所謂。 對我而言、直至今日,你還是離神明最接近的那個人。 *+=+*+=+* 後記 此段回憶對應到上張專輯最直接與Elma關聯的7/13日記內容。 第二段的故事典出井伏鱒二的處女作山椒魚[來源3](原標題名為幽閉),此短篇小說初次發表時並不受好評,還好被太宰治特別點名「我發現了一個被埋沒的天才啊好興奮[來源2]」才逐漸打開知名度。故事內容大致描述因故被困在洞穴中游不出去的山椒魚欲哭無淚的心情,某日有隻青蛙不小心也掉入這洞裡,被現狀折磨得幾乎要抓狂的山椒魚故意擋在洞口不讓青蛙出去,並揚言要將青蛙跟他一起一輩子關在洞穴裡。──筆者這輩子只有看過井底之蛙,沒有看過被‧井底之蛙啊──青蛙的恐懼、憤怒與敵視隨著歲月過去逐漸淡去,山椒魚遷怒式的玉石俱焚心態也漸漸淡去,故事的最後山椒魚還關心著青蛙問她要不要出去,將死的青蛙只淡淡地回答說沒力氣了,並在山椒魚關心著他現在在想什麼的時候回答如下: 「其實,其實我已經不恨你了,真的。」青蛙非常平靜地回答。[來源1] 同時這個短篇小說在此突如其來地畫下句點。文章花了7成的篇幅在描述山椒魚發現自己被困在山洞中的庫伯勒-羅絲模型的前幾個階段:否認(我怎麼可能出不去)、憤怒(神啊,祢為什麼要這樣折磨我)、自暴自棄(把青蛙關起來),而最後一個階段──在青蛙被無端捲入這事件後──很神奇地在拌嘴跟冬眠之間、以山椒魚未說出口的歉意與青蛙直白的原諒閃電作結,這個展開...真的可以放在國小課文嗎...腦中充滿無限疑惑的筆者隨後在日文wiki上發現了一段關於此故事 結局改動的紀錄跟爭議 ,作者曾一度將最後青蛙與山椒魚的對話與原諒全數刪除、讓故事突如其來地在

ヨルシカ-《エルマ》Yorushika-《Elma》專輯簡介/特典翻譯/訪談翻譯/心得與聖地巡禮

圖片
在ヨルシカ(Yorushika)首張完整專輯《 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四個月後旋即推出的第二張專輯《エルマ(Elma)》從曲目、歌詞到初回特典設計的方式都明顯在回應前一張專輯:女孩在收到木盒後,帶著日記本踏上追憶青年的旅途。 作曲者n-buna在訪談[來源1]中表示,在前作製作最初時就已有下一張回應專輯的模糊概念,但這只有輪廓的概念一直到製作中途才逐漸有了「以日記本呈現吧」的想法具體浮現。配合專輯概念的故事:女孩在收到木盒後,帶著日記本踏上追憶青年的旅途的核心概念取自俳句中「返歌」的想法。「返歌」辭典中的定義為對於他人贈送的歌曲/俳句等作品,因應內容而撰寫並回覆給對方的歌曲/俳句。作曲者n-buna在訪談引用的例子如下:因應近代詩人尾崎放哉的自由律俳句中最著名的一句: 「即使咳嗽也是孤身一人」 另一個同時代的詩人種田山頭火則寫下 「烏鴉啼叫之時我也仍是一人」 如此簡潔明瞭地一來一往、卻又飽含著希望自己存在於對方之內的創作性讓n-buna極為嚮往;同時日本史上也曾有過與專輯故事類似的劇情:與謝蕪村因太過嚮往松尾芭蕉的俳句作品而追尋他曾走過的道路(即為《奧之細道》一書的內容),其行為可說是「聖地巡禮」的原型,也是n-buna覺得最美的一種 「人生仿效藝術──奧斯卡‧王爾德」 的行為。 回到專輯特典。日記本仿皮的顏色拍起來很漂亮,並僅在封面與封底藏著yorushika製的資訊與logo、相當低調看不出來是張專輯。翻開第一頁,所有日記本都附有的所有者資訊上寫著:please return to Elma的資訊說明了日記的擁有者,下面還有一行regards: Amy的資訊揭露了青年的名字。119頁的日記本中的內容分為兩種:標有日期的歌詞或日記、以及只標記了メ的回憶。內文量相當龐大,想著要翻譯完這本特典的筆者感到後悔。 在日記本的封底夾著CD之外還藏有一個夾層,可從其中倒出一疊照片。由於在翻譯前一張專輯的初回特典時查了很多聖地巡禮資訊,從其中認出鍵盤旅遊間變得熟捻的風景:隆德教堂內的天文鐘、維斯比海濱城牆的板凳、法羅島上的岩石...有種莫名的感動。 雖然不符日期順序,同時某些歌/歌詞在設定上其實為Amy創作,但建議按照日記本上的順序、亦即下方連結順序閱讀。由於是踏上追尋Amy的旅途,這張專輯的聖地巡禮資訊相對而言大幅縮減,對這方面有所期待的讀者還請見諒。

[ヨルシカ(Yorushika)初回特典延伸閱讀] 萩原朔太郎/糟透的季節(惡い季節)原文與翻譯

圖片
 在「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 青年5/6的信 中提及的萩原朔太郎生於1886年、活躍於大正時期,屬於近代詩(應可理解為白話詩)的先驅之一。從他為了詩集《對月嚎吠》所寫的序中可窺見與青年對靈感和神明所見略同之處: 「詩為一瞬之間靈智的產物。平常所具備之處的某種感情,接觸到如同電流一般的東西,始發現節奏。這個電流對於詩人來說是奇蹟。沒有人會預期能夠寫出詩來。」 然而在這之後,朔太郎的想法便與青年背道而馳、又或者說對朔太郎而言詩詞即為神明。 「我們有時,就像是個身體有殘缺的孩子那惹人憐愛的心靈,在房間黑暗的角落裡啜泣。而此時就會有少女穩穩搭住你的肩、忽地將溫柔的手放在自己的心臟上。那位護士少女就是詩。...詩既不神秘、也非象徵性,更不是鬼。詩不過是,病懨懨魂魄的持有者與孤獨者寂寞的慰藉。」 信中 引用的「將我的情感燃燒至焦灼的構想、啊啊、已經不存在於這世界上的任何一隅了。」源自惡い季節(糟透的季節)這首詩,幸好是白話文,我盡力翻譯這首詩如下,任何想法請不吝指教。詩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莫過於連用了三個影字的那句 窗簾影後呻吟流瀉的情慾影像的泡影啊( かあてんの影をさまよひあるく情慾の影の影だ ),或許是這首詩僅次於尾聲兩句的熱門引用詞。 photo by  Teddy Wu ※如需轉載請附原文連結、謝謝 糟透的季節 / 萩原朔太郎 近晚 筋疲力盡的季節造訪 屋內四處都顯得昏暗 陌生的疲憊感如惡寒纏繞 細雨來回地綿延不絕 潦倒的住宅並排矗立 這樣不見盡頭的季節之間 我的生活如此落魄 落入極度貧困的絕境 家具都被東倒西歪地疊在房間一隅 在冬日 短命而塵埃滿布的斜陽中 蒼蠅嗡嗡地在窗邊環繞 在這綿延不斷的季節之間 我寂寞的拜訪者是 已屆高齡 腳步蹣跚 厚粉濃膏的貴婦人 啊啊 正是我以往的戀人 在古老記憶中 窗簾影後呻吟流瀉的情慾影像的泡影啊 在這落著太陽雨的時期 不管何處都沒有新的信仰 詩人們唱誦著發想平庸的歌謠 人民的悠久傳統在榻榻米之上久病在臥 啊啊 這令人厭惡的天氣啊 連日光都顯得駑鈍的季節 將我的情感燃燒至焦灼的構想 啊啊 已經不存在於這世界上的任何一隅了。 薄暮の疲勞した季節がきた どこでも室房はうす暗く 慣習のながい疲れをかんずるやうだ 雨は往來にびしょびしょして 貧乏な長屋が竝びてゐる。 こんな季節のながいあひだ ぼくの生活は落魄して ひどく窮乏になってしま

08/31 「ストックホルム ガムラスタン 玉石敷きに落ちる雑踏」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8/31 斯德哥爾摩老城 鵝卵石街道上雜沓的腳步聲 墨水已經沒剩多少了。在旅程中累積下來的歌曲跟照片就放進這木箱裡面吧。在這國家,即便只是在街角拍張照片都會有讓人懷念的味道。雖然我超級沒有攝影的天分,還是把沒拍糊的照片都印出來了。 Elma,在這箱子裡面放著的歌詞跟曲子全都是妳的了,隨妳喜歡地處理吧,我肯定是不需要了。 直到最後我還是這副模樣。 不管到了哪裡滿腦子都只想著作品的事情,自以為是地扮演一個自私的厭世主義者,因藝術而瘋狂的醜陋怪物。 是啊,最終而言我還是除了音樂以外什麼都(字跡淡至透明) photo by  Teddy Wu *+=+*+=+* 這篇日記根據日期與表面上的標題判斷是對應到專輯的第一首純音樂曲目,與其說是「鵝卵石街道上雜沓的腳步聲」更清晰的畫面是青年正在某間咖啡廳中彈奏鋼琴──有交談的人聲、餐具互相碰撞的聲音等等。在0:52處加入節奏後綿延不斷的樂曲聲帶來一種故事即將開始──1:42的調性卻又像是什麼將要結束一般──的預感,極為引人入勝。 斯德哥爾摩老城的 聖地巡禮資訊請參考此處 。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 閱讀下一篇信件

08/31 エルマ(Elma 歌詞翻譯)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08/31 Elma 騙子什麼的 我知道 輕撫安慰 Elma 但還是 還是好痛啊 即便已經唱出了再見 日已西下 在夜晚到來之前 白日時落在樹蔭之下的光斑 我跟Elma 是否還有點想睡呢 在初夏的起點 近五月的森林間 踏出步伐 落在臉頰旁的花瓣 妳看 就像眼淚一樣呢  就這樣打個哈欠吧 不然再一起坐坐嘛 沒什麼不能原諒的事情 妳也可以變得很溫柔的 就這樣 一起前往哪個遙遠的國家吧 在淺淺的夏季的縫隙中側身入眠 沒有眼淚 也沒有對話 也不再知道夜晚會有多深沉 騙子什麼的 我知道 輕撫安慰 Elma 但還是 還是好痛啊 即便已經唱出了再見 日已西下 在夜晚到來之前 辛苦的事情 痛苦的事情 全都沒看到的話就當不知道 遮住緊閉的雙眼然後逃走 走向那月明皎潔的道路 狹小的房間也是 寒冷的夜晚也是 想睡的白日 寂寞的早晨也是 跨越過「再見」這句話 凝望妳的面貌 就這樣 一起前往哪個遙遠的國家吧 在淺淺的夏季的縫隙中側身入眠 沒有眼淚 也沒有對話 只一同仰望著天空的湛藍 就只想 和妳一起 忘卻終點的存在 騙子什麼的 我知道 輕撫安慰 Elma 但還是 還是好痛啊 即便已經唱出了再見 日已西下 在夜晚到來之前 photo by  Teddy Wu *+=+*+=* 後記 這首歌無論旋律或歌詞都過份地溫柔,帶給筆者滿滿將死之際、意識模糊的感覺;而這也確實是最後落筆的日期,下一封即為最後的信件。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  閱讀下一篇信件

08/31 無題日記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08/31 墨水完全沒了。如果字跡看起來斷斷續續的請見諒。 即便如此、Elma,我會變成這樣並不是因為對音樂絕望、或者認定人生已無藥可救;而是因為沒完沒了的小說很無聊、依惰性而散漫地持續的故事沒有美可言,跟人生是一樣的。 若要寫下關於我的故事的結尾,肯定沒有比音樂更適合的選擇。 我僅憑依著這趟旅程所見所聞、所感受的一切寫下了這些歌詞與旋律。在這木箱之中存放的詞曲就是象徵著我的一個作品了。換句話說,這些歌曲們就是我的人生本身了。因此、Elma,就只能交付給妳了。 我不知道存放了這些信紙的木箱下場會是如何。 我只能祈禱著、有哪個親切的陌生人會看見寫著妳的住址的這紙條,並幫忙將它送到妳的身旁。 連信紙都要用完了啊。 最近常常想起當時的那些事情。 憧憬著成為鋼琴家的自己、想成為作家的自己、努力不懈追尋著音樂的夢而開始寫歌的自己...直到今日,我的人生都只是連續不斷的妥協而已。真的、全都在妥協之下活過來的。 終於能說出口了。 這樣的我,曾一度放棄音樂的我又重新開始作曲的原因,就是因為讀了妳寫的詩啊、Elma。雖然妳總是不太願意讓我過目,但在那時、觸碰了妳寫下的詩詞的那一刻,我看見了月光。 只在夜裡照亮一切、貨真價實的月色。 輕薄的、眩目的,淺淺的月色啊,從沒想過竟會如此... photo by  Teddy Wu *+=+*+=* 後記 此為專輯特典的最後一封信,青年最後的去向將在下一張專輯揭曉。 如同在首頁提及的,在「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專輯推出後半年內,ヨルシカ(yorushika)隨即推出了「エルマ」(Elma)回應並收尾這段故事,這張專輯的特典則是一本破百頁的日記,預期會在年底前於完成後一口氣貼上部落格。若想追蹤最新資訊(每天翻譯每天上傳)歡迎follow IG:  yorushika.tw 。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08/25 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歌詞翻譯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

圖片
 08/25 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怎麼想也想不通 在藍天之下等著妳 風吹拂過的正中午 想像從午後逃逸而出 欸 接下來會變成怎麼樣呢 沒人教過我們前進的方法啊 我望著妳的眼睛 一言不發地往前走去 怎麼想也想不通 青春什麼的有夠無聊 明明早就放棄了鋼琴 卻總戒不掉彈奏桌面的習慣 「欸 將來要做什麼呢?」 『不是做音樂就好了吧』 別這麼困擾的樣子 即便在心裡拉出一條界線 卻依然無法消除掉的 事至如此 吶 就不要再想了啊 全都搞錯了啊 搞不懂啊 你們這些人類 真正的愛啊世界啊痛苦啊人生啊全都無所謂啦 想知道正確與否也只是自我防衛的本能而已 我好好想過了 全都是妳的錯啊 雖說怎麼想也想不通 但說真的實在不想老去 光是想到某天會死去 胸口就像空了一塊一樣 「將來要做什麼?」長大就會知道了喔 什麼都沒作啊。 何もしてないさ 會憎恨滿臉幸福的人的人是因為 啊啊 該怎麼客觀地說呢 這無法滿足的大腦深處的 如同怪物般的自卑感 全都錯了吧 欸 你們這些不知所謂的人類 愛啊救贖啊溫柔啊毫無根據的 很噁心啊 聽到情歌就覺得心痛之類的也只是自我防衛的本能而已 隨便怎樣都好 全部都是妳的錯啊 怎麼想也想不通 光是活著就覺得痛苦 音樂又賺不了錢 歌詞隨便寫寫就好 隨便怎樣都好 全都搞錯了對吧 沒錯 就是這樣吧? 全都搞錯了啊 我知道啊 你們這些人類 真正的愛啊救贖啊溫柔啊 全都無所謂啦 講不出正確的答案什麼的也只是自我防衛的本能而已 怎麼樣都可以啦 全都是妳的錯 我也曾有過信念 即便現在跟塵埃一樣 不管幾次都描繪著妳 會不會暢銷都無所謂 真的啊 真的啦 以前是這樣的啊 所以 我 放棄了音樂  #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辞めた *+=+*+=+* 後記 作為這張專輯同名曲的這首歌,其實是作曲者n-buna三年前(2016年)還在Vocaloid時代就寫下的的作品,沉澱了這麼久還真是讓人驚訝[ 來源1 ]。主唱suis訪談時表示唱這首歌的時候特別開心、雖然歌詞句句看來都特別刺痛,但對suis表示歌唱之間覺得自己化身為被逼至絕境主角、入戲極深因此非常享受,此外key也較符合她的音域。 編曲上想特別提及的莫過於極為複雜的鋼琴,在另一段訪談[ 來源2 ]中兩人敘述支援樂手如何讓每首歌變得更加完整且立體時,suis有特別稱讚鋼琴平畑徹也 (はっちゃん) 在「 明明早就放棄了鋼琴 卻總戒不掉彈奏桌面的習慣(辞めた筈のピア

08/08 無題日記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8/8 維斯比(Visby)真的是個好地方。從維斯比主教教堂右邊的樓梯往上爬,就可以抵達一條山丘上的道路並俯瞰整個城市。我常常在晴天的夕陽時分,從此處看著紅日落入海平面。 雖是這樣說,但似乎在這個城市待太久了。無論是現金或墨水都已所剩無幾。 接下來我就要回斯德哥爾摩了,回到我小時候曾走過的街道。 大概就是一年前的這時候吧、終於把打工辭掉了。這件事情之前寫過了嗎?正確來說、並不是辭職,而是逃走了。那天因為一些小事被店長怒罵的同時,我始終低頭想著別的事情。羅伯·強生、布萊恩·瓊斯、吉姆·莫里森...那個時代厲害的音樂家們都在27歲的時候死了。 因此有27俱樂部這種迷信、很有名的喔。 在我死去的時候,有辦法留下能讓我覺得「這樣就夠了」的事物嗎?不要特別拘泥於27這個數字、人們僅在餘命有限的時候,才能一口氣地、使盡渾身解數地將一切奉獻給音樂吧?然而就此維持現況的話不可能會發生這種事。若繼續現在的生活,到死之前都只會持續重複著無法完全燃燒、一潭死水、沒有意義的日常吧。 思考之際回過神來,發現我已經揹著行李、往外跑出去了。那是個美麗的殘月之夜。我跨上腳踏車、在東伏見車站前什麼都沒想地踩著踏板。如果能前往哪個遙遠的地方就好了。直至今日才好像懂了;那個時候的我,已經決定在這個夏天就讓一切結束。 一年啊。這一年就是我的一生。人生若什麼事都不作的話長得令人生厭、但若為了完成什麼卻又短得可怕。 這是妳說的話。應該是引用自山月記吧?在如同白晝樹蔭下灑著光斑的、明月之下的那個夜晚。 終於回想起當時的事情了啊、Elma。 photo by  Teddy Wu *+=+*+=+* 後記 文中提及的維斯比主教教堂請參照 維斯比聖地巡禮資訊 。 這篇日記不僅補足了 3/14第一封信 寫到一半的「那件事」的前因後果,也因此補足了 8/7「八月某個月明的夜晚」 與 4/24「譜詞與咖啡」 兩首歌的動機。信中提及的人名: 羅伯·強生(Robert Johnson):全方位藍調歌手,死因不明。 布萊恩·瓊斯(Brian Jones):The Rollings創始團員,在自家游泳池溺斃身亡。 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The Doors主唱,暱稱蜥蜴王,死在法國巴黎住處的浴缸中、死因有爭議。 其他27俱樂部成員包含Nirvana的寇特‧柯本(Kurt Donald Cobain)...等不勝

08/07 八月、某、月明かり(八月某個月明的夜晚 歌詞翻譯)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8/7 八月 某個月明的夜晚 什麼都不需要了 心跳聲很吵雜 每個步伐都感到窒息 第一次逃離了打工現場 音樂也是 生活也是 一切都無所謂了 只有看不慣的事情不斷增長 八月某個月明的夜晚 狂踩自行車踏板 東伏見的高架橋 小平 富士見通跟商店街 夜風搔著鼻腔 胸口的這疼痛只是錯覺 我知道 我裝作知道的樣子 真差勁 真差勁 我的一切都爛到極點 徒留妳的形式也好 怎能忍受就這樣讓妳變成回憶 真差勁 真差勁 心情真的是超級好的啊 真正爛到極點的是這歌詞本身啦 人生啊 27歲就死去的話才算搖滾這點救贖了我 連思考都放棄吧!反正都要死了 妳也是 什麼都不需要啦 心跳聲很吵雜 喉嚨乾渴到想笑 第一次出賣了心靈 小心眼也是 自尊也是 一切都無所謂了 反正都對看不慣的人低頭了 八月某天 跨越過那時的風景 斯德哥爾摩的攤販 基律納 老城的鵝卵石街道 只將妳收藏入胸口 這湛藍的天空也只是錯覺 微笑著的 如當時微笑著的臉龐 真差勁 真傲慢 妳跟大家都好貪婪 戲劇性的歌 愛情也是 好像笨蛋一樣真受不了 我知道 我知道 妳的人生只屬於妳 就這樣一直嚷著差勁吧我 是啊 一定是這樣 死後的世界會流淌著搖滾樂 聖歌之類的才不流行 因為不需要神明 罪惡 過錯 犯罪 自殺 戰爭 弱勢族群什麼的都與我無關啦 真差勁 真差勁 分手什麼的實在自以為是 「你的一切都想全盤接受」 說這種話根本是謊言啊 Elma 真差勁 真差勁 怎麼會這麼淒涼 我想在這戲劇性的夜晚哀悼 真差勁 真差勁 再說也都是多餘 妳的人生如明月 「下一個會更好」什麼的我才不接受 真差勁 真差勁 被別人嘲笑也是沒辦法吧 把「差勁」一詞隨意填入的歌詞 人生啊 27歲就死去的話才算搖滾這點救贖了我 連思考都放棄吧!反正都要死了 現在 愛情 過去 夢想 回憶 哼著的歌 淺色的瞳孔 晚霞 溫柔 痛苦 百花齊放 憂鬱 那個夏天 這首歌曲 偽善 夜風 謊言 妳 我 萬里晴空 全部都是 這些都不需要啦 *+=+=+*+=+=+* 後記 翻譯時擅自加上了一些引號以增強對話感;此外「你的一切都想全盤接受」這句、根據下張專輯的特典日記內容,應該是Elma在被分手時曾對青年說過的話,算是作弊/劇透的翻譯。 *+=+=+* 聖地巡禮 這是整張專輯中一口氣出現最多地名的一首:下半段的「斯德哥爾摩的攤販 基律納 老城的鵝卵石街道」請參考 這篇聖地巡禮資訊 ;(話說瑞典極北的

07/13 「ヴィスビー アルマダールを出て北に伸びる道 輪壁沿いの海岸線を臨む木陰のベンチから」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7/13 維斯比 Almedalen北側小路 沿環城城牆的海岸線旁 樹蔭下的板凳回望 哥特蘭島旁有座名為法羅(Fårö)的小島。島上北側沿岸坐鎮著被海水經年累月沖蝕後、形成各種奇妙形狀的石灰岩。 關於 遊行(パレード) 這首歌。 取自パレード官方MV 雖然誰也看不見,但任何人都擁有的。 誰都未曾謀面的,但說上話就會露面。 因應心情時而熱絡、時而冷淡。 隨之傳遞了心跳、從肺中攀爬而出, 通過氣管、從口中落出。 所謂聲音。 就在那震動的空氣之中,棲息著心靈。 關於神明。 好的作品中都寄宿著神明。創作之際,總會有種錯覺、似乎無形的什麼在推動著自己。那或許可說是虛無感、悲傷、喜悅之類的感情或感傷在推動著手中的筆持續書寫;但我認為那是神明的所作所為。 從心臟開始、延伸並傳遞至指尖,而後優雅地降落在這張長方形的紙上。我很喜歡那樣的瞬間。妳一定也一樣吧? 但有一點千萬不能搞錯:神明啊、是寄宿在作品之中,而非寄宿在人類之中。會這樣想的只有傲慢的創作者而已。我畢竟是奧斯卡‧王爾德的藝術至上主義者嘛。創作基本上就是一種宗教;就像在我的言語之中始終寄宿著妳的存在。 墨水愈來愈少了、得想盡辦法省著點用。 *+=+*+=+* 聖地巡禮資訊 雖然法羅島(注意是法羅島不是丹麥境內的法羅群島)是在哥特蘭北側的孤島,但中間有跨海大橋、從維斯比搭車過去大約一小時,一下橋就有一個腳踏車租車站,是遊覽法羅島最佳方式。逕向北方前進的話,首先會抵達島的中樞位置,可以花點時間參觀掛了一艘船在禮拜堂中央的法羅教堂;同時附近有本島出身的名人:瑞典籍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的博物館,季節對的話或許會有市集。過了中心的城鎮地區後,一路往東會有沙灘與燈塔、若一路往北,即可抵達信中提及的景點Langhammars佇立許多野柳女王頭般的石灰岩凝望海面,很有神話故事風情。自此往東、類似的地點還有Digerhuvud,而在這兩個海蝕地形景觀區的中間夾有一個現已無人居住、但整理得極樸實美麗的漁村Helgumannens也是必訪之處。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  閱讀下一篇信件

06/15 踊ろうぜ (來跳舞吧 歌詞翻譯)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6/15 來跳舞吧 啊啊 比透明更加澄澈的這顆心 正在嘲笑這世界呢 啊啊 當時居然選擇了音樂的我 真的是個笨蛋啊 想傳達的事情全部都 連同這首歌 我的聲音 都已化為一陣風了 都如同泡沫般消逝了 共鳴般的這種感傷 真想找個地方丟棄銷毀啊 如果 是我也沒關係的話 如果 妳真的想知道的話 反正也沒什麼好隱藏的了 現在開始 稍微跳個舞吧 啊啊 真想放棄當人類啊 對吧?根本就沒一件好事 啊啊 當時還炫耀著自滿的吉他 真想捏碎那個我啊 想傳達的事情全部都 無論夏冬都逸至未來的那一端 都已化成一抹灰了 都已經褪色消逝了 早就失去了的這種情緒 真想找個地方丟棄銷毀啊 如果 妳願意的話 我只想忘記一切 沒什麼好猶豫的 就這樣一直跳舞直到天明吧 啊啊 音樂什麼的想放棄了啦 已經絲毫不差地描繪出回憶中的妳了 反正想作的事情 連一個都說不出來 連一個都想不出來了 如同妳知道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 而我徒勞地想追上 將這情緒 將這瞬間 化為旋律 如果現在很痛苦的話 就別想什麼藉口了 啊啊 好啦 快來跳舞吧 都已化為一陣風了 都如同泡沫般消逝了 反正也無法切分的這份感傷 隨便找個地方丟棄銷毀吧 如果 是我也沒關係的話 如果 妳真的想知道的話 反正也沒什麼好隱藏的了 現在開始 一下就好 就這樣跳個舞吧 photo by  Teddy Wu *+=+*+=+* 後記 由於作曲者n-buna的前作「準透明少年」相關的透明一詞在譜詞與咖啡(幸福的顏色近似透明)與這首歌都有出現,訪談中[ 來源1 ]便有詢問是否與前作的故事有關。n-buna的回覆是單純喜歡「心靈的透明」這樣的概念,並沒有特別的關聯性。個人也覺得的確沒有關連,特別以這首歌的前後文而言,n-buna訪談中說是「充滿諷刺、接近歪理的描述」與筆者的感受類似:其實就是微醺後的感覺。茫到一個程度的時候總會從心底不知何處湧出一種讚讚的自信──比透明更加澄澈的感覺──這滋味非常有共鳴。眾人都有過的真實故事:在這個偽。賢者時刻若意氣風發地寫起詩詞、唱歌甚至寫程式作業...在隔日醒來之後總是會被這「比透明還要澄澈」的成品給笑死。 之後訪問主唱suis對於這首歌的感覺,她的回答是雖然出發點看起來充滿嘲諷且憤世嫉俗,但想到這是寫給Elma的曲子,在唱出「來跳舞吧」這句的時候會以浪漫的情緒詮釋。n-buna的反應看來、顯然在作曲當下並不是這樣想的,但表示因為添加

07/12 パレード(遊行 歌詞翻譯)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7/12 遊行 在身體的深處 喉頭的正下方 如果存在心臟的話  你應該就在那裡吧 從很久以前 我就知道了 隨著時光流逝 我也終將忘記你的臉龐吧 在身體的深處 喉嚨的正中央 好想知道  語言得以生成的那瞬間 如果就這樣迎來黎明的話... 為了不讓回憶就此乾涸 為了不讓這首歌就此消逝 拜託不要忘記 再一下下就好 以這獨自一人的遊行 從很久以前 我就在想 在妳的指尖裡 一定寄宿著神明吧 比今天、昨天還早,比時間還來得更久以前 我就已經知道了啊 在身體的深處 喉頭的正下方 僅僅是模仿著 妳所寫下的詩的日子 為了不要忘記 妳不在此處的溫度 以這似乎不會乾涸的回憶 以這似乎不會消失的歌曲 拜託不要忘記 再一下下就好 以這獨自一人的遊行 *+=+*+=+* 後記 主唱suis在訪談中[ 來源1 ]曾提及覺得遊行這首歌的歌詞「在妳的指尖裡 一定寄宿著神明吧 (君の指先の中にはたぶん神様が住んでいる)」這句寫得極其高明,由於suis自己認識很多藝術創作者,在錄音室唱著這首歌的時候即有同感地湧現了許多如同繆思般存在的人的面孔。 筆者也同樣被這首的每一行歌詞深深感動。至於歌詞與旋律中都看似與「遊行」這熱鬧歡樂一詞完全相反的原因,搭配專輯的故事、阿沐的專輯分析[ 來源2 ]極為貼切:就算沒有聽眾也無所謂,這是青年只有一個人也會繼續走下去的遊行,為了「不讓回憶就此乾涸」「不讓這首歌就此消逝」。 圖片取自パレード官方MV。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  閱讀下一篇信件

07/01 夜紛い(夜的錯覺 歌詞翻譯)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7/1 夜的錯覺 傾注我的全部唱歌什麼的 全都算了吧 只想活得比別人輕鬆 完全不想努力 就這樣低頭走路連天空有多藍都不知道 只專注凝視著 妳的照片 空洞的心在夕陽西下的街道 雖然比槍身還沉重 仍誘騙著雙腳痙攣的我繼續往前走 人生的一切都想用機關槍一口氣打飛 連心臟也扯出來 以一句再見帶過 想除掉傷心的回憶 想除掉開心的回憶 想除掉這顆心 在妳身上 一個也好 只想開個洞 不知名的花也如此美麗什麼的不重要 想抹殺這顆貧乏的心靈 不想去打工 就這樣低頭說話連對方的心情都不知道 只專注凝視著 妳的照片 在live house裡傾注我的全部唱歌 唱著這些賺不了錢的歌的我 跟笨蛋一樣 人生就像機關槍 想是想這樣說的 重複詠唱終章的旋律 欸 從聲帶而出的 所有悲傷的歌 溫柔的歌都想抹殺 光是聽到就覺得痛苦 給我一個就好 人生的一切都想用機關槍一口氣打飛 笑著說好痛苦啊 欸 以一句再見帶過 想讓妳抱著對下輩子的期待活著 光是看到就覺得痛苦的 只要一個 一個就好 在妳身上開一個洞 photo by  Teddy Wu *+=+*+=+* 後記 「傾注我的全部唱歌」這句的原文為等身大を歌う(直譯:與身高等比例唱歌),會這樣翻譯的理由來自訪談[ 來源1 ]中n-buna提及:在某間居酒屋聊天時,某前輩曾說的:「將自己的現實傾注於作品中的作品才能觸動人心」這句話讓他非常認同,因此「如果要做的話,不如就將等比例的自己(等身大の自分)全都灌入作品中。」雖然也看過一種說法[ 來源2 ]是等身大代表跟別人一樣,因此想表達的是:只跟別人同等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但筆者認為採用前者的翻譯較符合歌曲與日記的脈絡。 延續這樣的概念,這首歌筆者理解為在青年自暴自棄時赤裸裸地描繪由愛生恨的過程:多想等比例地在Elma身上開個一槍、讓她也能感受到自己心底同等的、一輩子都難以忘懷對方的思念之苦。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  閱讀下一篇信件

06/26 無題日記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06/26 哥特蘭島(Gotland)上的維斯比(Visby)以貿易都市之姿曾在維京時代繁華一時、而後隨時代更迭式微,至今依然保有濃厚的中世紀風情與許多遺跡。該城至今依然被中世紀時建造的石造城牆包圍,可以來此參觀她經過百年歲月仍屹立不搖的姿態。 在這城市的一間旅館內我繼續執筆寫作。 在城市中央名為Almedalen的公園在這季節裡百花齊放,坐在木製長椅上會有鳥從前面走過去。從遠方傳來的教堂鐘聲。然後還有什麼呢?對了、海真的非常漂亮。 還真是來到非常遙遠的地方呢、莫名地有點懷念出發旅行前的一切。 今天要寫的,並不是關於創作過程中的阻礙之類的話題,而是我個人的事情。以前我也有「自尊」這種東西:一旦作品被誰貶低、就會湧現出相同程度的憤怒;被多麼殘酷地否定後,就會想做出足以推翻那種否定的程度的作品。每天晚上,我都拿著筆、倚賴月光,專注地想著怎麼讓那些憎恨到想殺掉的人們好看。「誰受得了就這樣認輸!」這幼稚的反抗心態就是我的能量。創作中最初的原動力就是憤怒這句話,我完全能感同身受。 大概是去年夏天的事情吧。那天在日落之前,我久違地來到站前圓環自彈自唱。就是所謂的街頭賣藝。那是在辭掉長年的打工之後、還在用惰性寫歌的時期。那地方沒什麼人經過,如煙燻般的橘色斜陽從正對面的商店街灑落一地。偶而路過的學生、上班族、年輕男女或老人會一時停下腳步,在失去興趣之後再次離開。這樣的循環如理所當然地沒有任何變化。 在某次曲目之間調音結束的時候吧,一抬起頭來突然看到一個中年男子站在原地、朝我的方向凝望著。我輕輕地頷首示意後、重新將吉他的位置調整好並演奏,接下來的幾分鐘內,他一言不發地站在那裏聽著我的歌。在伴奏進入尾聲之際,他就像失去興趣地轉過身,並留下一句感想:「好無聊的歌啊。」 對於這件事情、妳猜我當時的想法是什麼呢? 已經都無所謂了。(どうでもよかった) 怎樣都沒關係了,Elma。我當下就結束了演奏,沿著正對面的商店街踏上歸途。那天看見的、被我錯認為夜晚的夕陽時分,直至今日在我腦海仍畫面鮮明。 photo by  Teddy Wu *+=+* 後記 信上「已經都無所謂了」這行月夜色的字體特別巨大,如同閱讀之間看到的刺痛感。文中提及的維斯比可能是青年待了最久的城市, 聖地巡禮資訊請參考此處 。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  閱讀下一篇信件

05/31 六月は雨上がりの街を書く (六月描繪雨後的街道 歌詞翻譯)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05/31 六月 描繪雨後的街道 窗上映照著街道的群青色 沿著排水道傳來的五月雨 雙眼無神地望著 窗戶上的水珠逐一墜下滑落 心的形狀是長方形 只寄宿在這張紙裡面 綿延雋永的詩句表面 靜置沉澱後只留下妳 之類的無聊的思緒啊 愚蠢的想法啊 想看沒什麼道理的事情啊 深邃的雨的味道 光是遺忘就是巨大的損失 倘若 能讓雙唇分開 倚著指尖相抵 佐以言語彌補之間的縫隙 在那個城市 等候著妳 雨聲在街燈上舞蹈著 街角盡頭日暮的顏色 單獨一人腳步聲下的遊行 靜待著夏季蔚藍的雲彩 現在的生活是i^2 失去了妳以後的0之下 唯有在回憶中才能看見 六月 雨後中的風景 潦草寫下曾經的笑容 即便知道 在胸口深掘 也找不到訣別的斷點 深邃的雨的味道 明知道光是遺忘就是巨大的損失 只是閱讀著我寫下的信件 想看見妳那時的表情 記錄著那個夏季 全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去積極參與人生太麻煩 把話說出口也好麻煩 結果 還是只有妳嗎 之類的無聊的思緒啊 愚蠢的想法啊 想看沒什麼道理的事情啊 深邃的雨的味道 始終在描寫著下雨的街道 倘若 能讓心再次舞動 燒灼這胸口 爾後包裹 縫補 在那個城市 繼續等候 photo by  Teddy Wu *+=+*+=+* 後記 這大概是整張專輯中最難翻、我添加了最多個人想像的一首,還請多包涵,如果距離原文太遙遠還請不吝留言指教。 訪談中[ 來源1 ]作曲者n-buna對於花青綠或雨在歌詞中的暗喻一提問回覆,此曲創作情境就如同5/29的日記的內容,在斯德哥爾摩老城的旅館中伴隨著戶外大雨時寫的歌。小時候曾在斯德哥爾摩住過一段時間的n-buna一方面因為懷舊、一方面為了這張專輯的創作而重訪此地以期增添這張專輯的真實感(實地創作並走訪信中的景點、拍下初回特典中的照片...等等)。 此外已經聽過 藍二乘 的讀者應該也有注意到,此首歌詞有明確地提及「現在的生活是i^2 失去了妳以後的0之下」的概念即為該曲另一層意涵的補充。 n-buna提及[ 來源2 ]在demo階段這首歌並沒有鋼琴,感謝支援鋼琴平畑徹也 (はっちゃん) 在前奏加入的鋼琴,立刻聞到了雨的味道。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  閱讀下一篇信件

05/29 無題日記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05/29 待在斯德哥爾摩老城(Gamla Stan)的旅館這幾天,連續的大雨簡直快讓我往生了。在前一篇日記有寫過Gamla這個字的意思;簡單來說,這是個道路鋪滿石板的舊城區。窗外看見的細長的鵝卵石街道無論何時都充滿魅力,但在這種大雨下出門一步都覺得超麻煩,所以這幾天都窩在房間裡寫詞譜曲。 一直都很想談談亨利‧達格(Henry Darger)的事蹟。在伊利諾州芝加哥的單房公寓裏,他連續60年不眠不休地一個人寫著故事與插畫、妳知道嗎?他在世期間從未想過要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別人看,因此直到死前半年入住養老院後,他的創作才第一次被別人看見:共計15145頁的小說原稿以及數百幅插畫喔,直到今日依然是世界最長的小說。 其實作為創作家的我們,都應該以亨利‧達格  為榜樣才對。評價、名聲、金錢或權力都不在意,能這樣無欲無求地、只為了自己創作的人在這世界上應該屈指可數吧?我始終在思考著:或許對亨利來說,光是創作這件事情本身就能為他帶來幸福。 幸福的價值或許因人而異,但如果幸福本身都無法被客觀地衡量的話、生存方式本身就足以成為幸福與否的指標的話,我出生至今的所作所為全都本末倒置了啊:想寫出暢銷的作品、想寫出比別人更好的作品,除了想被認可以外沒有別的理由,為了只有別人被認可的狀況而恨得牙癢癢,以忌妒為動力而持續創作... 如果是這樣的話,賣不好的時候放寬心就算了,隨便找個工作、在生活中抽空創作,再怎麼艱辛也總是會找到幸福才對。 我逐漸開始了解:我在音樂上的存在方式完全錯了,就只是如此而已。但、如果我至今以來的所作所為連「正解」的邊緣都沒能觸及的話,一切也太沒意義了吧?這麼努力奮鬥至今的我們,豈不是毫無回報嗎? Elma,如果是妳的話會怎麼想呢? *+=+*+=+* 文中提及的亨利達格Henry Darger)出生於1892年、卒於1973年(在生日的隔天),其長篇繪本「不真實的國度」於2004年改編為同名紀錄片。由作品中推測,一生未婚也未能成功領養小孩的亨利有性別認同的困擾,憧憬的孩童們是他繪本下的主角,其中以雌雄同體角色「薇薇安女孩」為主、代替他與世界的大人奮鬥。在非主流藝術佔有一席之地的達格於美國民間藝術博物館(American Folk Art Museum)有一間以他命名的圖書室。想了解更多他的一生,除了紀錄片外也可參考麥田出版的傳記《亨利.達格,被遺棄的天才,及其碎片》。

05/17 無題日記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5/17 來到名為林雪坪(Linköping)的城市,雖然發音來說的話應該更接近「林香坪」吧。這是個規模不大、但相當漂亮的城市。稍微遠離市中心的地方有個名為Gamla Linköping的戶外博物館。雖說是博物館,但並不是有什麼壯觀的建築物;Gamla這個字在瑞典文中是「古老」的意思,而此處保存的是這個城市與乎日常生活的樣貌,因此感覺就像穿梭回19世紀那樣,真的是很不錯的體驗,若妳哪天造訪這個國家可以來看看。 關於前幾天寫的歌詞內容。巴黎綠、也就是我們平常熟知的祖母綠。對於歌詞、我的才能是無藥可救等級的平庸,因此不先掌握一個主軸往往什麼都寫不出來。巴黎綠是一種有毒的人工染料。那首歌詞寫的全都是關於眼淚。眼淚這東西肯定很接近有毒物質。因為痛苦而流下的眼淚也是,因為開心、懊悔、同情、感動、後悔的眼淚等等,全都屬於某種毒物。眼淚是因應壓力的生理防衛機制、感情的宣洩出口等等,這些說法都不重要,要我來說的話就只是逃避而已、就只是軟弱而已。因為感情太軟弱,因而產生了眼淚這種麻醉品來正當化自己的軟弱。為了哄騙自己內心的眼淚全都只是自我陶醉而已,是會麻痺人格的有毒物質。 那時候的我還不懂這個道理。 回想起當自己的作品被嘲笑而想把那個人打飛的場面。如果當時真的打下去就好了啊。隱藏在自尊心背後流下的眼淚什麼的,根本就不需要安慰,因為那是真正的毒物。 真的,我是這樣想的。 photo by  Teddy Wu *+=+*+=+* 聖地巡禮資訊 從前一封信所述的城市隆德到林雪坪雖然距離幾乎是台北到墾丁的里程數,但若搭乘國內高速鐵路只要兩個半小時就能直達市區;票價如同歐洲各地火車的定則:如果提早買,價格有機會到窗口價的3折、折台幣約700元。 從林雪坪車站前往文中提及的戶外博物館搭巴士僅十分鐘,進入這個區域不需要門票,只有某些期間限定活動如聖誕市集需要額外收費;夏天每天還有免費的英文導覽,區域內也有可入住的B&B讓遊客能充分地體驗24小時的19世紀生活風情(應該不至於、未看先猜住宿還是有馬桶)。區域內有不少吸睛的手作紀念品店販售著如蠟燭、水晶燈、木工等精緻的裝飾品。 source: Wiki user:  hayashika 官網 上最推薦造訪的時間之一是名為夏季時間的六月到八月初,此時不僅可以有馬車可搭、Cosplay活動可看,還能體驗一些古早生活風情如:上學、編繩、洗衣服等等。

05/15 五月は花緑青の窓辺から(五月倚於巴黎綠的窗櫺旁 歌詞翻譯)-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05/15 五月 倚於巴黎綠的窗櫺旁 連夏天要結束了這事 在我胸上 還以為只是錯覺 空無一人的教室 隨風搖曳的窗簾 跟妳一起仰望天空的那個夏天 直到今日也存在於 頭頂之上 說出再見之後 屏息嚥入一口的翠綠 眼淚啊成份是巴黎綠 再這樣沉默下去的話一切都會消逝吧 像笨蛋一樣啊 快想起來啊 但是我想不起來啊 腦海傳來慘叫 那麼這是靈魂在發疼吧 即便如此 即便如此還是聽不到的話...  除了寒暄的微笑以外什麼都作不到 他人嘲弄著 與妳兩個人的夏季回憶 而我靜默 笑什麼笑 我們的價值不言自明啊 例如啊像是這靈魂一樣 繼續沉默明明很痛苦 很像笨蛋吧 欸 快回嘴啊你 就這樣沒能反駁地一個人往前走 被他人指謫著的我只剩一個人 即便如此 即便事至如此還是想不起來嗎 說出再見之後 屏息嚥入一口的翠綠 眼淚啊成份是巴黎綠 給我閉嘴 我知道啊 那是妳的聲音 「給我想起來啊」 終於想起來了 喉頭湧出慘叫 這疼痛就是妳存在的證明 即便如此 即便如此還是聽不到的話... photo by  Teddy Wu *+=+*+=+* 下一封信補充說明了關於這首歌創作時的意圖,敬請期待。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  閱讀下一篇信件

05/06 「ルンド アルヘルゴナ教会 雨宿りの扉口」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5/6 隆德 諸聖教堂 門前避雨 從隆德北上前往斯德哥爾摩的時候遇到扒手,雖然已經沒什麼能被偷的了,但掉了分裝的現金與備用的墨水讓我有點在意;妳知道的,寫作的時候我只會使用這支鋼筆以及那幾款墨水...唉,總之盡量省著點用吧。 我正思考著人生的有效期限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因為人生近似音樂,換言之就是思考著創作的有效期限。松尾芭蕉 曾有句名言:「俳句該讓三尺高的孩子來寫」,我認為在音樂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比起凝聚熟練的技巧而寫成的作品,帶點樸拙卻有著讓人驚豔的衝擊感才是真正厲害的吧?所以、我的音樂生涯裡,真的能樂在其中的時光大概就是初期那衝動的兩三年而已。也就是說、我的創作已經過了有效期限。 我除了音樂一無所有。但即便陷入瓶頸,卻依然沒有突破現狀的意志、也沒有目標,只是這樣渾渾噩噩、言不及義、舉止駑鈍地假裝在作藝術而已。像在煞車壞掉的腳踏車上踢著地面前進那樣。 這幾年來、朔太郎的詩集中的那個小節始終在我腦中忽強忽弱地縈繞:「將我的情感燃燒至焦灼的構想、啊啊、已經不存在於這世界上的任何一隅了。」 *+=+*+=+* 專輯中這首歌錄影的雨聲極為立體、戴上耳機能清晰感受到在簷下避雨的臨場感:疏落的人聲、窸窸窣窣的雨聲清脆地落在一段距離外的地面上,為隨後接著的遊行一曲營造了完美的氣氛,是筆者僅次於 8/31 喜歡的純音樂。 信中提及的萩原朔太郎生於1886的大正時期,屬於近代詩(應可理解為白話詩)的先驅之一,信中引用的「將我的情感燃燒至焦灼的構想、啊啊、已經不存在於這世界上的任何一隅了。」源自 惡い季節(討厭的季節)這首詩,之後若有興致挑戰翻譯再將連結補於此處。 *+=+*+=+* 聖地巡禮資訊 這天青年雖然已經在北上的途中,但信封表面標題(對照到同日期的曲目)是 4/20信件 中提及的隆德這個城中的諸聖教堂(All Sants Church)前躲雨。 隆德的諸聖教堂從隆德車站步行前往550公尺,區域上算是隆德大學內,歐洲大多歷史悠久的大學並沒有「圍牆」,而是錯落於該城市的脈絡中:醫學院大樓在市中心教堂的斜對面、歷史學院旁的小巷子裡有健身房等等,創建於1666年的隆德大學也相去不遠。紅磚造型的教會採哥德式風格、屬於新教教堂,根據官網說明,每周日下午兩點提供免費的英文導覽行程。 照片取自官網,photo credit: Madeleine Andersson >  回到「だ

04/20 無題日記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4/20 在名為隆德的城市中租了一間套房。地理上,隆德是最南端的古都,坐擁國內最古老的大學、滿街都是學生。 建於12世紀的隆德主座教堂裡設有古老的天文鐘,人偶的機關一天會啟動兩次。避開禮拜的時間,在教堂內的座位上沉浸於創作逐漸成為我在這城市的例行公事。 我反覆回想著在關町生活時的日常,持續地寫著歌。 *+=+*+=+* 聖地巡禮資訊 信中提及隆德(Lund)為古都此言不虛,建立於西元990年的此城是僅次於西格圖納(Sigtuna)的老城[ 來源1 ]。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隆德主座教堂因應隆德自1060年成為整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教區中心而開始興建、在1103年左右完工。 隆德主座教堂照:By © User: Colin /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雖然隆德今日是瑞典境內的城市,但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丹麥的領地,因此境內仍有許多區域保存有丹麥風格的木造建築;創建於1666年的隆德大學也皆為磚造建築,與大多歐洲小鎮一樣皆為石板、沒有柏油的道路相映成輝,以步行或腳踏車穿梭其間應該會是段愜意的時光。 信中第二段提及的天文鐘[ 來源2 ] 為隆德主座教堂的一大亮點,最早可追溯至1425年,雖然途中一度遭到拆除,但在1923年時重新修復;上半部是原始的天文鐘,下半部則是重建的日曆。東方三博士的人偶機關一天兩次的遊行時間在平日是中午十二點與下午三點、假日則因應禮拜的時間將十二點的場次延到午後一點,在遊行的同時還會有管風琴表演。 瑞典國內距離隆德最近的機場為馬爾默(Malmo Airport),搭火車約一小時可以抵達隆德火車站;但如果是隔了一條海峽的丹麥境內的哥本哈根機場,意外地只要40分鐘就能抵達,實為開啟這段聖地巡禮最佳的起點站。 隆德火車站距主教座堂只有550公尺、隆德大學約1.5公里,站前即有兩三家平價的連鎖旅館。除了上述兩個景點外,就在主教座堂後方的歷史博物館(Lund University Historical Museum)、東側的植物園(Patisseriet Botan)也是有名的景點;不想花門票費的話即便是走進隆德大學散步、看看爬滿綠藤的大學圖書館(Lund University Library)也應會是場愉快的旅程。 註:就在大學圖書館旁的諸聖教堂(All Saints Church)雖應算不上是景點,但在稍後的信件中

04/24 詩書きとコーヒー(譜詞與咖啡 歌詞翻譯)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4/24 譜詞與咖啡 維持最低需求的生活 在這三坪大[註1]的小房間內 只要能和妳生活就很好 腦中只有這個想法 幸福的顏色近似透明 因此如果看不到是最好的 雖然又什麼都沒完成地度過了一天 維持最低需求的生活 在這 三坪大 的小房間內 每天仰望天花板 作著各種空想 幸福的價值是六萬日幣 扣掉房租的話剩下四千日幣 在昏沉的腦海中捕撈回憶 改以冷淡的眼神談述愛情 冷掉的咖啡還是一如往常 好討厭 我不懂啊 搞不懂 搞不懂 搞不懂 當一切變成回憶 而妳變成困擾 我不懂啊 搞不懂 搞不懂 搞不懂 搞不懂啊 要怎麼好好地前行 怎麼將再見說出口 維持最低限度的音量 在這稍微變大了的房間 被斷了的瓦斯也是 回憶也是 沖澡的水溫也是 都被我潦草地寫下 若販賣壽命的話 還剩下兩年 拿這殘餘的時間前往那個城市 以這多出來的壽命捕撈回憶 晴天也是 夜晚的祭典也是 關町的街燈也是 雲彩也是 海市蜃樓也是 挑剔歌詞的切入點[註2]也是 都是詭辯吧 我不懂啊 搞不懂 搞不懂 搞不懂 當一切變成回憶 而妳蛻變成詩 我不懂啊 搞不懂 搞不懂 搞不懂 搞不懂啊 忘記一切的方法 未來的使用方式 以冷淡的眼神 寫著關於妳的歌 我的人生 此刻的每一天 都是為妳而存在 夢想也是 憧憬也是 妳的雙唇 雙眼 指尖也被我逐漸淡忘 妳看 這首歌也差不多要結束了 時間到了 終於輪到妳了 我不懂啊 搞不懂 搞不懂 搞不懂 讓一切變成回憶 妳啊快昇華成詩吧 我不懂啊 搞不懂 搞不懂 搞不懂 搞不懂啊 人是可以往前走的嗎?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我不懂啊 我完全不懂啊 *+=+*+=+* 後記 訪談中[ 來源1 ]作曲者n-buna提到,為了能從專輯中傳達完整的真實性與生活感,歌曲中提到的練馬区関町甚至房租、被斷瓦斯洗冷水澡等等都是真實經歷。這也呼應到另一篇訪談[來源2]中n-buna提及:在某間居酒屋聊天時,某前輩曾說的:「將自己的現實傾注於作品中的作品才能觸動人心」這句話讓他非常認同,因此「如果要做的話,不如就將一比一大小的自己全都灌入作品中。」同樣的用語(等身大の自分)亦曾出現在此專輯的另一首歌詞內。 額外補充:由於n-buna之前創作的歌曲「準透明少年」相關的透明一詞在這首歌(幸福的顏色近似透明)與下一首歌( 來跳舞吧 :比透明更加澄澈的這顆心)都有出現,訪談中[ 來源2 ]便有詢問是否與前作的故事有關。n-bun

04/10 「関町 昨夏 暮れの街道 鈴虫の鳴く声」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4/10 關町 去年夏天 日暮的街道 鈴蟲的鳴聲 這是第二封信。 雖然說是信,但或許沒有讓妳讀到的機會吧?所以說是日記應該更加合適。 最近除了音樂之外還做了什麼呢?把我的東西整理了一下,把公寓退租,買好了前往那個國家的機票,作了簡單的打包:最輕量的行李、墨水瓶、鋼筆、相機、民謠吉他、用來放歌詞或樂譜的木箱。靠著打工存下來的這些資金,應該能撐到夏天結束吧。 接下來我要去旅行了。 我人生最後的旅行。 雖然現在才講也太遲,音樂該是怎樣的、作品沒人欣賞、活著很痛苦...之類的,都已經無所謂了。Elma,在這趟旅程中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什麼樣的感受呢? *+=+*+=+* 這封信對應到的是專輯中第13首純音樂「4/10」,我的理解是青年的腳步聲不斷朝著正在大廳練習著彈鋼琴的Elma走去,直至抵達她身邊,琴聲與腳步聲才一同軋然而止。隨後重新展開的純音樂情感豐沛、帶點有控訴意味的憂傷,音樂結束後隨即接到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所以我放棄了音樂」,不禁懷疑其中的關連性。 這封信的表面註記的地點「関町」為作曲者n-buna曾居住過的練馬區武蔵関車站一區。 圖中的武蔵関車站可以從環狀的山手線上的高田馬場站轉搭西武新宿線前往,若從新宿出發大約乘車30分鐘內可以抵達。一出車站後右手邊就能看到很地方特色又很定番的站前商店街,不妨沿街閒逛到底,右手邊可以看道跨過西武新宿線與石神井川的高架橋,春天沿岸會有櫻花盛開。沿著鐵路與河流繼續往西邊散步而去的話會抵達武蔵関公園 、雖然名聲不及練馬區第一名的景點石神井公園 ,園內豐沛的綠意與富士見池依然相當適合散步,累了可在附近的咖啡廳Lakeside Factory略作休息休息,行走1.6公里後至此也幾乎要抵達下一首在歌詞中出現的地點東伏見車站附近了,下次介紹。 武蔵関一帶目前在tabelog上評價最高的餐廳是從車站往公園途中能順道經過的蛋包飯三浦亭以及在後站的蕎麥麵店にはち,同樣附於地圖內。 >  回到「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專輯首頁 >  閱讀下一篇信件

03/21 藍二乘(歌詞/MV翻譯與介紹)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

圖片
 3/21 藍二乗[註1] 一如往常的風景 色彩仍淺的中午 高架之下 湛藍的天空 就這樣側躺著 一張白紙般的人生 僅響起一個掌聲 空洞的自己 今天也如常地歌唱著 一如往常的日子 筆記裡寫著以妳為主角的部落格 被斷了的水電瓦斯 世道 新聞反正都別人的事 這人生也是 妳瞧 跟墨水一樣[註2] 從那刻起 始終在腦海中描繪的夢想 也像是長大成人般地 一步步逼近時效 就這樣 只是仰望著天空的雲彩 視野中的一切今天也在流動著 遠遠眺望著 夜裡花瓣繽紛飄散的情景 險些誤以為此刻仍是春天 誤以為我只是看漏了妳的身影 為了不跌倒而低著頭走路的人生 顯然是以妥協構築而成 人的心或命運或情歌或人生我都不相信 反正賣不出去的話一切都沒有意義 以故意傾灑而出的夢想描繪的一切 此刻已然倒伏在地面上 靜靜等著時效降臨 就這樣 只是在眼皮內側 遙不可及地描繪著妳的身影 筆記們在輕盈的夜晚一隅繽紛飄散 在我眼前也落下了一枚 人生就只是一連串的妥協[註3] 我明明非常清楚這件事 但 Elma 就只有妳啊 只有妳是我的音樂 這首歌還剩下80個字 人生的價值 大概是結束的方式吧 就這樣 我一心只想描繪妳 視野的藍逐漸滲出之際 遠眺著 夜裡花瓣繽紛飄散 在這雙眼覆上兩倍的藍 就這樣 遙望遠方的天空 妳乘涼的模樣 像在夜裡悠游似的 *+=+*+=+* [註1] 歌名藍二乗直譯為藍的平方,訪談[ 來源1 ]中作曲者n-buna表示有兩三個意義,最主要的莫過於倒數第二段歌詞其實已明寫的「視野的藍逐漸滲出之際」,滲著藍色的淚、同時望著藍色天空時的「在這雙眼覆上兩倍的藍」。第二層意義則是藍二乗讀音如同i^2,虛數的i的平方為-1代表失去了Elma的現狀;在僅公開單曲的狀況下、本來n-buna以為不會被發現這意圖,因此看到留言有這樣的推測他在訪談中表示又驚又喜、覺得對方難道會通靈嗎,但同時也有讀者[ 來源2 ]表示:身為高中畢業生想到這應該是第一直覺吧?(本人跪地把畢業證書藏起來)總之、在整張專輯發表後因為「六月は雨上がりの街を書く」一曲歌詞也提到i^2,算是明顯的暗示。 訪談中沒提到、較常見的意義推測還包含I need you的諧音等。 [註2] 「跟墨水一樣」有滿滿的自由解釋空間,依MV畫面、歌詞與初回限定的信紙內容而言,我的解讀是: 隨著時間可能會如長大時的夢想般淡去(MV中在這句歌詞上深藍的墨水漸漸被白色稀釋)

03/14 無題日記 - ヨルシカ「だから僕は音楽をやめた」Yorushika「所以我放棄了音樂」初回特典內容

圖片
 3/14 倚著窗緣探出上半身時看見的天空藍實在太過清澈,讓我突然想起了妳,就在這封信上承認好了。 確實,那件事可以說是一個開端,但現在想起來或許比較接近逃避吧?至於是要從什麼逃離,如果是妳的話應該很明白:社會、人際關係、朋友、打工、人生。簡單來說就是一切。 在這之前、對了,聽了或許妳會嚇到:最近我終於學會做家事了;那個以前連洗衣機都幾乎不太用的我喔。人類這東西果然再緩慢也還是會改變的呢。 就跟妳說的一樣啊、Elma。一天的時光短暫得極其平淡,但活著卻漫長得可怕。若就這樣任憑夏天經過、時間逝去的話,就算花上100年也沒辦法創造出什麼認真的東西出來吧?最近時常冒出這樣的想法。其實...我已經辭掉了持續許久的打工、大概去年八月初的時候。 Elma,我想人生中無可奈何的事情一定占多數吧。50分的努力贏不了10分的才能,不管有多懊悔都不可能將失敗逆轉為成功。詞彙不可能化為子彈。重症不可能奇蹟般地治好。 儘管如此,我依然認為只有音樂是不一樣的。因為音樂是藝術啊,是單單為了人而創作的、為了獲得更多更好的評價!之類的這種令人厭惡的俗氣傢伙雖然會這樣說啦,其實應該是像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說的才對: 「藝術絕對不是像從破碎的鏡子中映照自己般地模仿人生,而應該是人生在模仿藝術。」 ( Life imitates Art far more than Art imitates Life. ) 但、最近常常在想啊,若沒有日常生活、與世界互動的這個身體,其實什麼也都培養不出來吧?不管怎麼掙扎,我所能創造的一切全都來自於我的心情、生活與體驗的話,我的藝術也不過是人生的附屬品般的物體而已、就像是一面鏡子而已。那這樣不就根本是日記般的東西了嗎、Elma。 在我體內應該確實有藝術存在吧?但那卻跟王爾德所否定的東西那麼接近。所以我始終被這樣的矛盾困擾著,因此,玩音樂這件事情也漸漸變得不再開心了。 Elma,妳覺得如何呢? photo by  Teddy Wu *+=+*+=+* 後記 在日後的訪談中[來源1],作曲者n-buna提及,「所以我放棄了音樂」這張專輯的核心概念就是由奧斯卡‧王爾德這句引言而生,關於「模仿的藝術」一事。若對於此引文出處的前後文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奧斯卡‧王爾德的這篇 延伸閱讀 。 若看完8/8的日記再回頭閱讀,應該更能體會青年在這段旅程中想法與回憶逐漸變得清晰